11月21日夜,上交所、深交所同时发声,明确表示,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科创属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将坚守板块定位,严把市场准入关,审慎推进相关企业发行上市工作。近日,有自媒体报道了有关企业科创板上市的情况,关注其业务和收入涉及核酸检测。上交所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表示,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科创属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上交所依据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和审核标准,对企业发行上市申请进行了认真审核,重点关注了其科创属性、核酸检测相关业务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相关收入的可持续性,以及剔除该等业务收入后公司是否仍满足发行上市条件等,要求公司进行了风险揭示。针对达科为等企业申请创业板上市,深交所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也明确表示,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依据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和审核标准,对有关公司的申请进行了认真审核,重点关注了其核酸检测相关业务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相关收入的可持续性,以及剔除该等业务收入后公司是否仍满足发行上市条件等,要求公司进行了充分披露。据上交所官网消息,鉴于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翌圣生物”)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对翌圣生物发行上市申请的审议。据了解,IVD上游原料厂商翌圣生物原定于11月25日上会,公司主要从事分子类、蛋白类和细胞类生物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报告期内新冠产品相关收入对公司营收贡献度显著上升。这无疑再次引爆了“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的话题,早前上交所&深交所已回应:“高度关注,并从严审核科创属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此次翌圣生物上会被取消,似乎大头并不在于其涉及核酸检测,而是在于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和相关未向市场及监管曾阐明的种种疑点,在投资者眼前形成了成了“重重迷雾”。今年,不少核酸检测机构提交了上市申请,也有企业顺利登陆科创板,这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毕竟每年都那么多公司申请IPO。而且,单看核酸检测机构的财务数据,那真的是吊打众多看似高大上的上市公司。特别是今年这么困难的环境下面,很多上市公司都步履维艰,唯独核酸检测公司,赚钱冲出了天际,不是说商业的本质是赚钱吗?你还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确实,看到它们的利润,我是哑口无言,只配蹦出一个字:服!今天,我们就不再纠结那些光鲜亮丽的财务数据,也不纠结那些令人匪夷所思,把大家智商拉到下限的“第一大股东是27岁大学生,第五大股东是17岁高中生”的把戏,而是真正去聊一聊,这种看似赚到盘满钵满的生意,能存活下去吗?其实就是可持续性的问题,这也是商业模式很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如果一家企业,今年赚大钱,吊打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但明年就没生意了,营收为0,那投资价值何在?非经常性损益,或者一次性损益,这种损益的处理,跟它的名字一样,做一次,就没第二次了,这种东西拿到资本市场,那得叫人多么崩溃!大家不要忘了,股市所代表的是什么?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理论上还是永续经营的,如果一个业务干一年没一年的,说得再明白一点,吃了上顿没下顿,你这日子能过下去吗?回到核酸检测这个话题,这几年确实需求很大,尤其是今年,奥密克戎的传染度太高,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大规模核酸检测是迫不得已,也是非常有必要。都说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老板们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核酸检测其实不是什么高门槛的活儿,无非就是采样、送检、出结果,检测过程中也很简单,试剂、设备都已经很完善,做就是了,而且成本上不贵,因为大部分是政府买单,价格也不可能太高,谅谁也不敢狮子大开口去赚政府钱。但是,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大规模核酸这个生意,胜在数量,规模效应这个事,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那该有多赚钱。只是,这个生意能够持续,必须依靠一个简单的前提,就是大规模核酸一直进行下去,换句话说,就是疫情一直存在,医学界一直研发不出有效的药物搞定新冠病毒,我们的医疗资源一直都不足以应付这个病毒,等等。听出点什么来了么?其实就是希望国家一直处在“灾难”状态,典型的发国难财。以前说国家的不幸,时代的磨难,是文人的大幸,没想到,也是某一类商人的大幸。从商业上来讲,似乎也没什么可以说的,毕竟这个事,不是核酸检测机构造成的,人家也只是顺应形势的需求,而且,要不是这些核酸检测机构的存在,大规模检测也无法实现,这会给国家在防疫造成很大困难。但问题在于,疫情一直存在这个事,在人类社会还真的没有发生过,哪怕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中世纪的黑死病,在给人类造成很大破坏之后,最终也会结束,新冠疫情也一样。我们毫不怀疑,新冠疫情终有一天会结束,要么是人类机体具备了免疫能力,要么是疫苗起作用,还有就是研制出特效药,再有是医疗资源足以应付。不管怎么样,新冠疫情都不可能伴随人类到永久。而如果这一天到来,那核酸检测这门生意,该如何进行下去?